
魅力数学 精彩童年
弘扬数学文化 感受数学魅力
为有力推进“双减”工作落到实处,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行知宏实验中学校小学部于三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数学节活动。小学数学教研组各位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以及学习需求,陆续开展了“玩转扑克牌”速记、拍“7”令、极速“60”秒形象认知、必胜策略、让数学爱上古诗等丰富多彩的数学节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个月中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吧!
活动一:“玩转扑克牌”速记
此项比赛分为低段和高段两个小组。
低年级段学生,每班5人,去轮流记忆5张不同花色、不同数字的扑克牌,高年级段学生每班7人,去轮流记忆7张不同花色不同数字的扑克牌。
裁判老师哨声响起,各班同学准备就位,去奔向自己的记忆目标,最后由班级里一人记忆全部扑克牌,并汇报于裁判老师则获胜。
现场气氛紧张又刺激,孩子们急速地在心里记忆着自己牌面花色与数字,玩出了激情,玩出了精彩,更玩出了孩子的智慧和快乐。最终一年级与四年级的孩子们获得相应组别比赛的第一名。
通过本次比赛,同学们对速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并不是年长记忆力就一定好,高年级的孩子们需要加油,再接再励!
活动二:拍“7”令
本次活动根据孩子们的年龄段,分为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三个组别,设置规则如下:
一二年级,全班一条龙报数,遇到7或带7数,喊过!
三四年级,全班一条龙报数,遇到7与7的倍数,喊过!
五六年级,全班一条龙报数,遇到7、带7的数、7的倍数,喊过。
喊错记名一次,或者直接淘汰(各组规则略有不同)。
本次游戏,孩子们积极性很高,兴趣浓厚!同时,在参与游戏的同时,也让孩子们培养了数感,了解了倍数的特征!
活动三:极速60秒形象认知
极速“60”秒形象认知活动,是孩子们形象思维与反应速度的双重比拼,各班在各自班级内进行分组比赛。
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按顺序找到图片中代表1到20的数。对于同一幅图,孩子们有不同的理解,感觉他既可以是7,也可以是4,通过讨论提高了孩子们的形象思维以及孩子们反应速度,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
活动四:必胜策略
本次必胜策略,根据年龄段的不同,分三个层次,设置规则,一二年级的孩子们“抢9”,三到六年级的孩子们“抢30”,但具体要求不同。其中设置六位把关老师,力求在孩子们玩的过程中掌握“必胜策略”,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本次活动,孩子参与率高,积极性很强,也有很多孩子们快速地掌握了游戏规则,自己成为小小把关老师!
必胜策略属于逻辑推理板块较为有趣的章节,意在培养孩子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提升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优势,培养自信!
活动五:让数学爱上古诗
“ 一别之后,两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听一听,多么的优美,多么有韵味,都说数学是理性,诗词是感性的,却没有想到数学也可以爱上古诗。
有些古诗甚至蕴含了数学的原理,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大漠与孤烟垂直,长河与落日相离、相切、相交等等!
数学节表彰
在我们的印象中,数学是严谨的、枯燥的、无趣的,可经过为期一个月的数学节活动,我们发现数学是多彩的、生动的、有趣的!在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中,小学部还将组织用图形画画、用数字画画、巧算24点、数独游戏、巧填幻方等游戏!
数学节表彰大会对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孩子们予以肯定和奖励,也希望此次数学节活动在每个孩子心中种下一颗萌发兴趣、爱好数学的种子,让我们精心培育,静待花开!
为期一个月的数学节虽告一段落,但是我们学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激情不会结束。探究数学奥秘,倡导数学精神,弘扬数学文化已成为行知宏学子们的乐趣,让我们继续努力,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享受数学,享受成长,享受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