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律,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很难做到。手机一玩一整天,而且周末休息的时候会睡到自然醒,做作业的时候老想着动画片,如果没有大人看着,他们很难管理好自己。
其实,这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每一个孩子身上都会存在。
他们做事常常朝三暮四,想到什么做到什么,没有一点计划性,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所以才会导致他们自控力差。
培养孩子自律性的几点建议
帮助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事情
自律,就是自我约束,克制自己想要做某事的冲动。
只有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会专注于兴趣爱好,会让他们愿意制定未来的计划,更加愿意为这个计划而坚定地执行;因为他们知道,这样行动会让他们离自己热爱的东西越来越近。
如果孩子找到他们的兴趣爱好,我们一定要鼓励孩子,一起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因为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时间
自律的反面便是拖延:“我现在玩的正高兴,我再玩一会儿吧!”“我再睡会,上学应该不会迟到。”“今天周六,我明天再写作业应该也来得及。”
每一个孩子都会有拖延现象,总是把要做的事情推迟,但他们拖延掉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他们的人生。
作为学校和家长,我们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先从思想上改变他们。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养成有效管理时间、高效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我们可以协助孩子制定一个时间计划,让他们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我们可以让孩子劳逸结合,在该玩的时间里玩,在该学习的时间里学习,这样慢慢培养孩子的自律性,从而告别拖延。
最主要的就是要从孩子的内心深处挖掘他们对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帮助孩子树立守规则的意识
什么是规则?就是制定出来让人遵守的做事规程和行动准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帮助孩子梳理一个合理的规则,是培养他们自律的重要开端。
由于现在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想要什么,家长都会满足孩子什么。这会导致孩子越来越放肆,自控力越来越差。所以我们要在生活细节上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律的美德。
比如:不允许孩子吃过多的甜食,只能在特殊的节日才能品尝一些甜食;零食一周只能买两样东西,每天看电视或者玩手机控制在半小时,每天按时起床按时睡觉......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规则下养成很好的自律性。
孩子的自律,源于父母
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学习父母和其他小朋友的说话,举止动态。只有我们家长和老师做到了自律,我们的孩子会以我们为榜样,他们才会做到真正的自律。
只有我们做到了自律,我们才能更好地要求孩子做到自律。如果我们没有做到自律,那么千万不要要求孩子做到自律。
因为,最好的教育理念都抵不过“身教”这两个字。
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不断学习,戒掉不良嗜好,因为父母不是一个称号,而是一种责任。
“亲爱的父母们,在自律的这条路上,你们是孩子最好的榜样,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榜样的力量。”